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首页
|
新闻
|
法律服务
|
综合法
|
公司法
|
医疗
|
环保
|
破产
|
赔偿
|
金融
|
劳保
|
涉外
|
地方法
|
大政方针
|
案例
|
论坛
最新公告
: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综合法律法规
专业法律法规
搜索法律新闻
搜索律师团队
类 别
按标题(名称)
按内容(简介)
按关键词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何谓“刑讯逼供”不能语焉不详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何谓“刑讯逼供”不能语焉不详
发表日期: 2010/8/8 10:47:10 阅读次数: 1262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2010-08-08 05:14 新京报■视点
随着以人的身体为对象的刑讯逐渐被法律所禁止,刑讯的方式逐渐发展为对人的神经系统、自主意识乃至心理的折磨和摧残。
8月6日下午,首届四川法律人对话暨两高三部“证据规定”理解与司法适用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大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员龙宗智教授强调,违法证据排除要求排除刑讯逼供的证据,但是现实的侦查活动中不让犯罪嫌疑人睡觉、不准变换姿势等各种变相刑讯逼供也应排除。(8月7日《成都商报》)
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中央确定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中央政法机关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出台了两个证据规定,其中《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不仅强调了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词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还进一步对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责任及讯问人员出庭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只有对非法证据采取否定性的评价,拒绝其证明价值,才能彻底消除违法侦查的动机和源头,从根本上遏制和杜绝违法侦查行为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刑讯逼供的概念在我国却未取得一致,对于刑讯逼供的具体内容更是有不同的理解。究竟哪些审讯措施和手段构成“刑讯逼供”,一直语焉不详。这正是造成龙宗智教授所称的、“实践中不采用直接暴力的变相刑讯逼供较为普遍”现象广为存在的主要原因。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刑讯逼供的“内涵”和“外延”,否则治理刑讯逼供问题必将面临很大的困扰,甚至会成为空谈。综合各国及国际性文件对刑讯的规定可以看出,构成刑讯有两个基本要件:一是故意地;二是造成身体的或精神的剧烈的疼痛或痛苦。其中第二个要件是刑讯区别于其他非法讯问手段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刑讯都几乎无一例外地以肉刑的方式来进行,但随着以人的身体为对象的刑讯逐渐被法律所禁止,刑讯的方式逐渐发展为对人的神经系统、自主意识乃至心理的折磨和摧残,等等。为了便于实践中统一把握,我国立法应当对刑讯逼供设立一个最低限度的标准。任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造成身体伤害的行为都应属于刑讯逼供,但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不让睡觉、挨饿、罚站、长时间地讯问、以及威胁恐吓等其他不人道或有损人格的行为,都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列入刑讯逼供范畴。
当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程序运作还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实行侦查阶段侦讯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赋予律师在场权、审前证据展示程序、审前非法证据异议与听审程序、刑讯逼供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等。此外,还应提高侦查人员素质,完善对非法取证主体的惩戒制度。只有这样,形形色色的“变相刑讯逼供”才能有望绝迹。
□王威(检察官)
上一篇:
长沙“7·30”爆炸案成功告破
下一篇:
“强制救助”是一种变相收容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称呼
验 证 码
您的评论
[ 最多字数:
已用字数:
剩余字数: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
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