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由于备受360隐私保护器滋扰和诬蔑,腾讯公司已于近日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法院已受理此案。
9月27日,奇虎及其关联公司通过各种途径传播“360隐私保护器”。该隐私保护器直接针对QQ,将QQ安全检查模块的例行安全检查和QQ用户的正常操作列为“QQ窥视用户隐私”行为,在QQ用户中制造恐慌情绪。
对此,腾讯公司当天发表声明称该保护器是对腾讯QQ安全功能的误解,但360方面继续通过各种恶意方式扩大事件影响。
10月11日,腾讯QQ产品团队发布“关于腾讯QQ被诬蔑‘窥视用户隐私’的严正声明”,在详解QQ安全检查原理和机制的同时,谴责了360的故意抹黑行为,并宣布将“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60抹黑“QQ.exe”欺骗用户遭起诉
腾讯公司在诉状中称,“该‘360隐私保护器’通过监测腾讯QQ聊天软件的运行,利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和欺骗用户,诬蔑原告和原告的产品‘窥视’用户的隐私,给原告及原告的产品和服务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同时,被告还通过官方博客、官方论坛、制作专题等方式,称‘QQ窥探用户隐私已久’、‘QQ侵犯用户隐私’、‘QQ承认窥探隐私’、‘QQ正偷窥您的隐私’、‘请慎重选择QQ’,诋毁原告及原告的产品和服务。”
360隐私保护器上线引起轩然大波,但许多用户下载后发现,把任何程序如微软MSNMessenger、Word、甚至360自己的软件更名为QQ.exe,这个所谓的隐私保护器都会报告“腾讯QQ正在窥视你的隐私”。
对此,盛邦(中国)首席顾问、著名律师于国富曾指出,“360与腾讯之间在某些产品上存在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是同业竞争者。如果360为了市场竞争需要,故意通过此款定制软件抹黑腾讯QQ,以达到诋毁竞争对手及其产品的目的,获取不当的竞争优势,很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法律专家阿拉木斯认为,360作为一款电脑软件的提供商,既不是执法机构,也不是网络“警察”,这样随意去认定另一家与其有竞争关系的公司侵权是十分荒谬的,其本身才是赤裸裸的侵权。
网友大呼“被绑架” 360诚信漏洞更可怕
关于近日360和QQ对战事件引发网友在微博和论坛的热烈讨论。
“老浪”表示,所谓的隐私保护器毫无保护功能可言,专业水准让人大跌眼镜。360定位自己为“专业安全厂商”,却屡屡通过制造“恐怖气氛”诱导用户安装自己的产品。这种行为模式固然使360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迅速的成长,但也面临技术积淀不足的掣肘。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家张樊在博客中表示,“隐私保护器”这样一款为打击竞争对手而匆忙出炉的产品,“恐会将让360自己陷入争议、麻烦不断的境地”,成为360的滑铁卢。
资深网友大漠孤烟表示:早在几年前,系统出现漏洞,大家会问你装360了么?这两年,大家往往会说你是不是装了360。几字之差,足以反应用户、企业、产品的变化。企业诚信很重要,特别是安全软件,诚信漏洞比安全漏洞更可怕。
链接:被指“非专业”,360安全厂商资格受质疑
在360积极“监控QQ隐私”的同时,对360作为“安全厂商”专业性的质疑也空前高涨。
10月12日,金山安全中心“高危木马疫情播报”显示,一款名为“360U盘保护”的恶性木马利用360软件管家以及360杀毒的重大安全漏洞快速传播。该木马使用360安全卫士官方的数字签名以躲避其他杀毒软件的查杀,而360官方未能及时修复漏洞。金山随后在14日发布的《金山安全2010木马发展趋势报告》中指出,2010年新增木马中破坏性最强的是“绑架型木马”,360相关软件最易被木马绑架。
世界顶级安全厂商卡巴斯基则对360在新型病毒“超级工厂”事件中欺骗和误导用户表示忿怒。其在13日发布的声明称,“像360这样的非专业安全厂商,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能力在第一时间截获“超级工厂”,不能对“超级工厂”这样的恶性病毒做出深入而合理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360的言论很容易让很多普通用户认为装了360就能抵御类似“超级工厂”这样的恶性病毒。”卡巴斯基担心,如果长期容忍这种欺骗用户、不顾事实的假宣传在安全行业蔓延,“那么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安全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同日,权威专业安全论坛卡饭网宣布“本日起禁止360杀毒软件参加测试”,原因是360“曲解卡饭测试成绩,在其口水战中,给卡饭的公正公平性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相关新闻:
360声明:腾讯QQ要直面6亿用户的监督诉求
10月11日,根据“360隐私保护器”发布以来引发的社会各界强烈反响,360公布了国内首个《隐私保护白皮书》,提出了用户监督软件行为的“两不一必须”规范。4小时后,腾讯公司立即以QQ产品团队名义发布声明,暗指规范“诬蔑QQ”,并史无前例地向全国各地1亿多在线QQ用户大规模弹窗,推送该公告。
就此,360隐私保护器开发小组声明如下:
1、QQ涉嫌扫描用户隐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
从2003年开始,一直有大量网友发帖和媒体报道:个人QQ隐私信息遭外泄、QQ号莫名奇妙被封、开着QQ下载文件被冻结、某些文件打不开、默认捆绑QQ自家软件……相比3000多亿市值的腾讯,普通电脑用户是弱势群体,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而束手无策。360隐私保护器只是协助用户监督软件异常行为的小工具,是否偷窥隐私由用户判断。
2、6亿用户有权监督事关自己隐私的QQ隐私保护机制。
目前,QQ活跃帐户数已达6.125亿(据腾讯财报)。既然QQ用户量最大、用户也最离不开、私人聊天记录/传输文件也最多,用户当然最有权利监督QQ。根据网友使用360隐私保护器监测,只有QQ发现异常,微软MSN、阿里旺旺则没有。网友使用微软ProcessMonitor、Comodo、QQ侦探等其它监测工具都同时发现了QQ类似行为。
3、QQ自己的“安全模块”监督自己不能让全社会信服。
为什么QQ始终无法解释广大用户的这些疑问:QQ是聊天软件还是安全软件?为什么QQ静默扫描用户硬盘长期存在?为什么不经用户点击就自动扫描并且没有进度条?为什么QQ与正常安全软件相比要另类地24小时随时扫描?为什么网友测试QQ扫得了硬盘却扫不出常规木马?为什么扫描捆绑这些行为从不明示用户?将一切异常行为都归于“QQ安全模块”,这样的“监督”和“安全”很可疑。
360隐私保护器推出仅两周,下载量就高达8000万,说明广大用户对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是迫切的。用户不但要保护自己的照片、视频等隐私文件,也强烈要求保护自己的上网记录、电脑行为轨迹等“泛隐私”。用户隐私大过天,保卫用户隐私权是所有软件公司的基本社会责任,无论QQ、360,还是其它软件,我们必须让自己在用户电脑里的活动透明化。
在如此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只有透明、开放、负责任才能立足。360隐私保护器的最新版本已经可以监测任何软件,包括360自身,广大网友可以自行下载。作为技术同行,我们呼吁同业者做到“两不一必须”:软件行为不能越界、软件绝不能上传隐私信息、操作必须明示用户。360自身也需要接受监督,我们已把源代码托管给中国信息安全评测中心,并发布了白皮书、公布所有技术原理。
360隐私保护器不是第一个曝光某些软件窥私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任何公司都是用户抬起来的,用户自然也能摔下去。希望QQ和所有同行正视用户的合理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用户的电脑,让用户做主。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我们真诚希望,业界来一起正常探讨保护用户隐私问题,而不是无谓地打压、辩解。让我们的行为都放在阳光之下,只有用户的知情、选择和监督才会让我们立足,并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360称腾讯一直回避外界质疑 将提起反诉
10月14日晚间消息,360与腾讯之争再度升级。今日晚间,腾讯宣布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随后360对外发布“对腾讯起诉的三点回应”,称将对腾讯发假新闻污蔑360涉黄,以及封杀360隐私保护器下载地址,提起反诉。
360同时表示,腾讯一直在回避外界质疑,此时起诉,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为了转移视线。
以下是回应全文:
1、各界对腾讯提出的质疑,腾讯一直回避,这时候起诉360,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是为了转移视线,回避外界质疑。
2、除360外,微软Process Monitor、Comodo、AVG、QQ侦探等监测工具都发现了QQ异常,腾讯是否也要一并起诉?
3、QQ窥私事发后,腾讯发假新闻说360涉黄,并用技术手段全面封杀360隐私保护器的下载地址,阻止网民下载,对此,360将提起反诉。
消息来源:四川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