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媒体札记:一道坎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媒体札记:一道坎
发表日期: 2011/12/27 12:31:35 阅读次数: 1517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中国社会转型中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坎——乌坎

 

21日之前,中国网民如果想要了解这个广东汕尾陆丰小渔村里发生的官民冲突,也有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敏感词。根据第一视频网发布的《京华时报》新闻研究室主任唐骏专访,“国内多数人对乌坎的名字还不熟悉,一是传统媒体保持着沉默和低调,另一方面,即使在一些民间舆论的集散地,比如微博,这个名字也往往被演绎成‘wukan’、‘鸟坎’等诸如此类的‘代号’,即便如此,这类帖子存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事实上,到这个月的21日,发生在乌坎的上访、游行已经持续了整整三个月。921日,乌坎村400多名村民因土地问题、财务问题、选举问题对村干部不满,到陆丰市政府反映情况。1211日,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和妨害公务罪”被刑事拘留的村民代表薛锦波突然死亡,死者家属当即提出质疑,网络间则开始流传“死者骨头被打断、指甲被抽掉、皮开肉绽”的描述。而根据新华社、《南方日报》、中新社等当时引述的媒体见面会通报,汕尾官方除了承认“对乌坎村涉及违纪的个别村官采取‘两规’措施”外,也由检方和法医出面公布视频,否认薛锦波有外力致死迹象,“汕尾市代市长吴紫骊用‘不幸’来表述薛锦波之死。吴紫骊说,薛锦波家属目前情绪正常稳定,汕尾政府正全力做好其不幸死亡的善后工作,期望全社会共同努力,理性处理善后问题。”

吴市长的期望落空了。带头人意外之死令乌坎事变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中,仿佛是一夜之间,那些原本是用前《财经》记者杨海鹏妻女为头像的微博用户换上了另一张泪眼婆娑的面孔:据称正是薛锦波的女儿。

根据本期《经济观察报》的追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村民已经决定封路,“所有进出村的路口都被设置的路障,由村民轮流守着,他们害怕警察再次到村里抓人……1217日,乌坎村举行村民大会,要求在5天内交出薛锦波的尸体,否则将到陆丰市政府进行游行示威。”此时,虽然中国媒体并不能提供更多通稿以外的乌坎细节,但来自香港或者国外媒体的消息已经被关注者编译回来,“围困”“堵路”情节迅速替代了山东临沂东师古村里的“软禁”,成为中国网民密切转发的消息,一些民间意见领袖开始称赞乌坎村民表现出的“自治”与“抗争”,曾被赋予“开明”之誉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开始面临“口惠而实不至”的指责。

1221日,《南方日报》终在头版下方刊出《省工作组进驻陆丰解决乌坎事件》,向民众通报中纪委委员、省委副书记朱明国在前一日通过陆丰市干部群众大会做出的表态:“关于乌坎事件的成因和性质,朱明国传达了汪洋书记的指示:‘乌坎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我们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必然结果。”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必须直面和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

根据这份省委机关报的提要,本省最高领导层“肯定乌坎村民大部分诉求合理,具体调处乌坎村土地、财务、干部和换届问题;欢迎群众反映情况,随时倾听乌坎村民的诉求;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此前通稿中的“部分村民聚集、打砸、毁坏他人公共财物”描述,得到了修正调整:“基层党委政府在群众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失误,村民出现一些不理性行为可以理解。从2009621日开始至今年921日之前,上访都是事出有因和相对理智的。‘921’之后,出现了打砸公私财物行为和冲击边防派出所行为,但其中违法犯罪的人毕竟是极个别,大多数并没有打砸行为。”根据这位省委副书记的公开承诺,“对前段部分乌坎村民在参与上访游行过程中出现的不理智行为给予充分理解和谅解,参与打砸的只要有悔改表现要给予宽待;即使是对策划、组织违法行为的头面人物也要给出路,只要他们有悔改表现,不再组织村民妨碍工作组进村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都一律给足出路。”

这篇公开报道也终于给了那些敏感词以“出路”,乌坎不再需要以“WK”的方式被拼写传播。评论员们或许已经等待良久,安全信号甫至,便集体上阵。《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评论解读汪洋之“一手硬一手软”为“经济发展方面比较‘硬’,社会管理方面却偏‘软’”:“其实,类似的问题,在不少地方都同样存在,确实也揭示了今天中国社会的一个深层次矛盾,尤其是围绕土地问题,矛盾更显得较为尖锐”;《中华工商时报》评论亦认定,“乌坎村出现的土地问题、财务问题、村组织选举问题等在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京报》则给出方案:“既然承认矛盾存在,首先没必要对此类事件‘反应过激’,继而采取非理性的解决措施,否则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此时,最应该做的就是‘讲法治’‘讲公正’。地方政府‘法治至上’,民众自然也会‘理性至上’。因为这些事件的性质并不复杂,民众主要表达的都是利益诉求,并渴望实现公正。”

最高党报也已发布时评,《“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或许,在《人民日报》(观点版)赢得《新周刊》所评年度报纸的道路上,这算不得一篇代表作,不过,此文获得当日各家门户的大力转载推介。根据作者张铁所言,“如今的峰回路转,正在于省工作组充分肯定‘群众的主要诉求是合理的’.……有利益博弈并不可怕。有了这样的博弈,才能更好地平衡利益、协调关系,让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稳定之中。群众固然不能‘有诉求就过激,一过激就违法’,再合理的诉求也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基层政府也不能把本属正常的诉求表达,用‘堵’和‘压’使之演变成过激对抗。”

同以“转机”开篇,《环球时报》同日发表社评《化解冲突,以人为本是头把钥匙》,在称赞了“广东省直面并认真解决问题的态度”,以及呼吁“过时的法规要及时调整,但切不可为某些‘会闹的人’随意开突破法规的口子”后,文章再次将话题引向中国舆情与官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互联网舆论已对中国社会的表层情绪有一定导向性影响,它常常能决定一个具体事件的演进过程和方向。在中国基层问题不断冒出的当下,‘小事变大’随时可能出现。这要求基层党政官员和社会工作者必须加快工作方式和作风的转变,提高应变能力。谁在这方面动作慢,谁就可能被网络舆论‘抓坏官员典型’的概率‘网住’。”

凤凰网更是在1221日当天下午即行刊出笑蜀之文,分析“乌坎事件何以愈演愈烈”:“主要是汕尾当局的危机应对方式本身,也就是将乌坎事件标签化、敌对化这个套路本身。它不仅激怒乌坎村民,更重要的是激怒了整个社会,整个舆论。公众早已经习惯了民间维权、民间抗争,即民间维权、民间抗争在公众心理层面,早已经脱敏,早已经常态化。相应地,公众对打压民间维权、打压民间抗争的容忍度也就愈来愈低。动不动标签化、敌对化民间维权、民间抗争的套路,因而对公众愈来愈失灵。”

甚至,这篇被推荐在评论频道显要位置的专栏文章还介绍了一场新闻遭遇战。据其称,汕尾党政信息网前一日公布的朱明国讲话,没有逃脱刚性维稳的惯性思路,动不动称境内外敌对势力,跟广东高层对乌坎事件的最新定性明显自相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舆论的激烈反弹。但是很快,广东高层通过媒体发布了朱明国讲话通稿,民间通称朱五点。朱五点不仅少了要对村民自发组织领头人秋后算账的咄咄逼人的第六点,而且整个讲话基点,都集中于“民意为重,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正是有基于此,这位前《南方周末》评论员推测,当地党政信息网发布的山寨版朱六点其实是“汕尾有些人显然意欲维持原有定性,意欲将乌坎事件继续标签化,敌意化,以维持自己主导的利益格局”,他进而高呼:“为民间维权、民间抗争脱罪,让民间维权、民间抗争常态化,并相应调整整个利益博弈机制,已经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是必须要闯的一道坎……就此而言,何尝不可以说,乌坎村民其实是在为整个中国探路。这探路必须赢,因为,乌坎输不起,广东输不起,整个中国输不起。”

根据笑蜀的说法,“当外媒纷纷给乌坎事件贴上政治标签之时,乌坎村民异常清醒,坚决不中招,公开声明自己的一切抗争仅基于利益,仅基于基本权利,政治对抗绝非初衷。”但事实上,外媒报道也确曾在1221日前后引发巨大波澜。来自香港有线电视台的视频一度在互联网上热传,画面中,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在1219日媒体通报会上声称“权力一天比一天小,责任一天比一天大,老百姓胃口一天比一天高,一天比一天聪明,一天比一天难管”、“像这样负责任的政府,你不指望,你指望国外几个烂媒体、烂报纸、烂网站,好坏都颠倒了”、“境外媒体能相信,母猪都会上树”、“你以为请武警不用钱啊”等。伴随着这些带有字幕的截屏画面传播,郑书记迅速成为了网络舆论中的负面典型,各路意见领袖的斥责排山倒海。

不过,及至1222日,当人们从汕尾市民网上获得了讲话全文后,才发现,“境外媒体能相信,母猪都会上树”并非永不应验。《南方都市报》记者王星决定“为昨天瞎写的《郑书记,我们伤不起》打油诗道歉”,并承认,那几幅广泛流传并成为唾弃标靶的讲话画面实在是“断章取义”。

进入周末,伴随着中新社发布类似“广东乌坎村民恢复正常生活,挂横幅拥护共产党”等消息,《经济观察报》也已经在头版刊出那幅著名的女孩影像,评价道:“‘乌坎事件’的处理或将与当年经济发展方面的‘小岗村’试验一样,具有社会管理方面的样本意义。”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相关链接:

乌坎抗议活动升级

乌坎村结束对峙局面

 

消息来源:FT中文网

 


上一篇:11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继续举行 审议多项法案
下一篇: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