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安机关近日成功破获“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员12125名,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此案是中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新类型毒品案件,也敲响了中国互联网监管的警钟。
“上网信息存储在网站、私人电脑中,网上活动隐蔽,下网后查找困难,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虚拟世界中发现、查实涉毒人员,这个难度很大,”公安部禁毒局缉毒行动处处长兰卫红说,“这个过程复杂繁琐,工作量巨大,网上涉毒证据不易固定,落地查人后确定吸毒人员、查实吸毒行为也比较困难”。
专家指出,相对于传统犯罪形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是一种全新的犯罪手段,网络技术上的壁垒和不断翻新的犯罪手段使监管受到严峻考验,有关部门缺乏足够技术力量和相应管理措施来全面监管,公安机关也难以对其进行彻底有效的打击。
据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介绍,违法人员盯上互联网,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社会的涉毒犯罪受到警方严厉打击,于是选择到成本低、隐蔽性较强的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提高网络涉毒的发现能力,除了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外,还需要网络运营商的配合。”参与“8·31”案件侦破工作的浙江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副总队长胡民力说:“从网络到现实,需要网站运营商的配合,提供相关技术配合。但是一些网络运营商出于赢利的目的,加上竞争,造成网络安全监管难度大。”
公安机关在侦办案件过程中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即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是新生事物,目前中国还没有关于网络涉毒违法犯罪的法律规定,对于在网络平台聚众吸毒,公安机关只能依据现有法律对查实的吸贩毒人员进行处理。如何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严厉打击网络涉毒违法犯罪提供法律支撑,是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链接:
公安部破获首例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纪实
消息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