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英政府考虑骚乱时关闭微博 首相被批“有病”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英政府考虑骚乱时关闭微博 首相被批“有病”
发表日期: 2011/8/13 11:47:37 阅读次数: 994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首相称,骚乱者利用社交网站在全国范围串联,政府正与警方等相关机构研究“可行性”

 英国首相卡梅伦11日说,政府正研究今后发生骚乱时是否关闭微博、社交网站或“黑莓信使”服务,或者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工具串联。民权组织和反对党人士警告,这可能导致警方或网络运营商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且无助于化解矛盾。

  警方需要新的权力?

  卡梅伦当天在议会下院紧急全体会议上说,骚乱者利用社交网站在全国范围串联,“所有看到这些可怕行为的人将会为他们如何利用社交网络组织而吃惊”。

  “信息自由流通可以用来做好事,但同样可以用来干坏事,”他告诉议员,“如果有人利用社交网络制造暴力,我们需要阻止他们。”

  “所以,我们正与警方、情报部门和业界合作,研究是否应当在我们知道有人策划暴力、骚乱和犯罪时,阻止他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和服务联络。”

  “我已经问警方是否需要其他新的权力,”卡梅伦说,“警方正面临一种新情况:骚乱者利用‘黑莓信使’服务,利用这种封闭网络组织骚乱。我们需要研究,找到如何抢在他们之前的办法。”

  伦敦6日晚发生骚乱,后蔓延至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其他英格兰大城市。骚乱持续4晚,致死4人。

  卡梅伦稍后在议会辩论中说,内政大臣特雷莎将于数周内会晤脸谱、推特和加拿大移动通信研究公司(RIM)的代表,商讨各自在骚乱中的责任和义务。

  多名微博煽动者被捕

  法新社报道,警方已在全国范围逮捕多名在骚乱中利用社交网站、微博和“黑莓信使”煽动暴力的嫌疑人。

  “黑莓信使”可以免费发送难以追踪的加密信息。

  内森。辛登,27岁,涉嫌煽动刑事破坏和入室盗窃,11日出庭。指控书说,辛登所发信息包括:“让我们在黑斯廷斯发动一场骚乱。有谁加入?”“今天就去抢劫。有谁一起去购物?”

  在英格兰南部汉普郡,警方逮捕一名27岁男子和一名25岁女子,他们涉嫌用微博煽动暴力,另有一名27岁男子因涉嫌用“黑莓信使”煽动骚乱。(新华社电/专稿)

  ■质疑

  卡梅伦被批“精神不正常”

  有意“管控”网络引发质疑,反对者担心“管控权”被滥用

  卡梅伦表态有意“管控”网络,立即引发英国一片质疑之声。反对者认为,警方管控网络可能导致权力被滥用。

  非政府组织“开放权利”主管基尔洛克认为,暴乱会损害公民自由,警方的精力应放到如何运用执法权来抓住真正的罪犯上。

  “人们如何分辨有人正在策划骚乱?谁来作出判断?唯一现实的答案是,法庭才能做裁定,如果不动用法律程序,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私营公司和警方滥用权力。”基尔洛克说。

  他说,公民有沟通的权利。商业、政治和言论自由都基于安全和隐私,“卡梅伦必须小心,不要因为担心一小部分人的行为而侵犯这些基本需求。”

  伦敦一家法律公司顾问康拉德说,用特殊政策来阻止暴乱分子在社交网站上沟通,没有法律依据,也威胁了言论自由。“卡梅伦似乎想要用警察权力来战胜百万条信息,我不认为政府具有任何这样的权力,如果那样,言论自由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就走错方向了。”

  反对党工党议员克里西也批评称,卡梅伦把骚乱归咎于微博属“精神不正常”。

  媒体也表达反对立场,《每日电讯报》的评论称,怪罪这些新的技术平台“短视而愚蠢”,“平台就是平台,本身没有错,即使关闭了一个,很快又会有新的平台出现。”

  在英国之外,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员克劳福德泽在推特上写道,“哦,卡梅伦,你知道阻止社交网络无法阻止暴乱,不过你知道,这可以暂时截断人们转发的对你的批评。”(金煜)

  ■行动

  英网民“人肉搜索”骚乱者

  已有约1500人因涉嫌抢劫等遭到逮捕

  英国警方12日说,共有5人死于连日来的暴力骚乱中。

  警方说,骚乱中,一人在伦敦一辆汽车内遭射杀,3人在伯明翰被车撞死,另有一名68岁老人在伦敦伊灵区被骚乱者打伤头部,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伦敦等地秩序已逐步恢复,约1500人因涉嫌抢劫等遭到逮捕。随着调查深入,这一数字将增加。警方还在各大媒体和社交网站上发布了从监控摄像头截取的犯罪嫌疑人照片,鼓励民众协助警方追捕。在骚乱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社交网络,目前又成为英国网民“人肉搜索”骚乱者的主战场。除脸谱网站外,在图片上传网站Flickr、社交网站推特上,网民也都开始积极寻找参与打砸抢烧的犯罪嫌疑人。

  英国民众对骚乱普遍感到失望和愤怒。在英国政府开设的电子请愿网站上,要求严惩骚乱者并剥夺他们享受国家福利权利的联名信在短时间内就有超过10万人签名,这项请愿因此有望被提交到英国议会进行讨论。(新华社电/专稿)

  ■反思

  英国警察缘何镇不住骚乱?

  政府承认警察“心太软”

  卡梅伦11日在议会说,警方在骚乱发生之初对形势作出错误评估,导致骚乱蔓延。卡梅伦说,起初警方将骚乱视为公共秩序问题,而没有认识到是严重犯罪行为。

  卡梅伦承认,骚乱发生初期,“街道上警察人数太少,而且应对策略没有收到成效”。

  一些人抨击警方对待违法者手软,过于“低调”。通常情况下,英国警方避免展示威慑力,多数警察执勤时不配备枪支。

  内政大臣特雷莎告诉议会,警方面对这次骚乱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出手打压示威者,将遭到过度使用武力的抨击;不出手制止,会遭到应对不力的指责。

  除此以外,参与骚乱人员多、行动快、联络便捷,而且作案越来越“专业”,加大了警方应对难度。常见的电视画面是,抢劫者骑自行车,甚至脚踏滑板,快速穿梭,手持智能手机,通过网络与同伙联络,避开警察,到另外一个地点抢劫。相比之下,警察手持警盾,缓慢前行,面对来去自如的抢劫者疲于应付。一名退休高级警官告诉《纽约时报》,事态之所以恶化,部分原因是警察“放不开手”。

 

消息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国务院发布开展高速铁路安全大检查的通知
下一篇:8月12日通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有关情况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