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下简称全国律协)在京正式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下简称《国别报告》)。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存在显著差异。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法治保障,前提是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有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
为帮助“走出去”企业和社会各界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由全国律协国际业务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涉外律师领军人才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律师共同撰写了《国别报告》。经过中外律师多方共同不懈努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顺利完成并出版。熊选国副部长高度重视项目的进展,并为《国别报告》作序。
据项目总协调人、全国律协国际委副主任姜俊禄介绍,《国别报告》分上下两卷,由“一带一路”沿线43个国家的投资法律环境报告组成,内容涵盖了投资、贸易、劳动、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六大领域。具体包括相关国家的法律制度及基本法律环境概述,相关国家市场准入、外汇管理、融资、土地政策、公司设立与解散、并购、竞争管制、税收政策、证券交易、投资优惠、贸易法律规定及管理、工会与劳工组织、劳动争议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争端解决方式及机构等具体法律制度。这对于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法律环境的了解、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投资风险范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布会上,全国律协向参会的外国律师协会赠送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
全国律协与多国律师协会签署法律服务合作备忘录
在6月24日举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国别报告》发布会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下简称全国律协)正式宣布,基于共同加强法律服务合作与交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双边法律服务务实合作的意愿,全国律协与印度、老挝、蒙古、波兰、泰国律师协会签署了法律服务合作备忘录。
据悉,双方合作领域包括:
律师协会间合作。双方希望就各自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定期开展高级别对话与交流,通过互访、研讨会等形式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双方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的对接和融合,探讨如何利用双方比较优势最大力度地支持“一带一路”倡议。
法律服务领域合作。深化双方法律服务领域合作,探讨推动实质性合作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如律师服务两国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融资、制造业、农业技术、信息技术、清洁能源、监管协调、公共财政管理等,共同保障双方重大合作项目平稳顺利推进。
深化律师事务所及律师间交流合作。推进两国律师事务所及律师间的友好交流合作,组织双方青年律师间的培训交流活动,为两国律师事务所在对方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政策参考和便利条件,促进两国律师行业的交流与互鉴。
搭建“一带一路”律师合作平台。鼓励和支持双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参与“一带一路”律师合作平台。加强在联合国、丝路基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欧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和地区机制中的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利益、深化区域法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其他双方一致同意的合作事项等。
此外,与会中外律师协会代表还就“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加强律师协会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议题展开亲切交流,中外律师代表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律师业务交流与合作前景作深入探讨和美好展望。
会上,北京金诚同达等15家中国律师事务所与来参会的外国律师所签订了法律服务合作备忘录。
消息来源:法制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