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低钠盐不是"夺命盐"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食药监局击破十大食品谣言:低钠盐不是"夺命盐"
发表日期: 2017/6/7 11:08:08 阅读次数: 674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低钠盐=夺命盐”“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这些与食品有关的谣言看起来有图有“真相”,在网络上和朋友圈内广泛传播,让不少人胆战心惊。昨天,在东城区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暨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东城区食药监局出面辟谣,工作人员在现场利用科学实验将谣言个个击破。

  东城区食药监局还现场免费发放了家用快检试剂盒,培训快检流程,让居民们不出家门就能检测食品。快检试剂盒可以检测牛奶中的三聚氰胺、食品亚硝酸盐、瘦肉精、食用油酸价和水的纯净度5个项目。

  猪肉里有钩虫,煮不烂,杀不死?

  真相:所有感染畜禽的寄生虫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均可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寄生虫虫体一般在80℃以上即可被杀死。网上所说的“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虫子,也没有生命,而是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所以一般的烹饪方法很难煮烂。

  有毒!黑心商贩竟给西瓜打针?

  真相:注射器扎进西瓜之后,会令西瓜表皮受损,这样的西瓜很容易腐烂。因为西瓜含的水分和糖分很多,如果表皮被破坏了,在炎热的夏天很容易就变质,一般商家不会这样做。

  毒豆芽竟五毒俱全?

  真相:2015年5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国家卫计委联合出台了《绿色食品芽苗类蔬菜》标准,为豆芽中无根剂使用划定限量,只要在使用限量范围之内的均是可正常食用的豆芽。

  青蟹被注射不明液体?

  真相:有网传视频显示,一位大妈手持注射器向青蟹注射不明液体,网民纷纷猜测注射物为胡萝卜素、黄粉、蟹黄膏和尿素精等。业内多名专家证实,如此打针,青蟹很容易死。注入异物后,蟹的口感也会变得不一样,马上就会变味,商家不会这么做。

  低钠盐=夺命盐?

  真相:摄入盐过多是导致高血压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卫生部门有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食盐平均摄入量为13.4克,超过标准2倍多,农村地区更是高达16.5克。为了遏制越来越多的居民由于吃盐多而引发高血压等慢性病,本市发起过“限盐行动”,每人每天吃盐不超过6克。可盐量下降后,饭菜又太淡了,为了口感好,有的家庭忍不住还是咸回去了。怎样健康和美味兼得呢?在政府的推广及媒体的宣传下,民众普遍接纳了低钠盐。因此低钠盐绝不是“夺命盐”。

  你吃的紫菜和粉丝都是塑料做的?

  真相:粉丝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和水,而淀粉本身就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含碳氢元素,所以易燃,一般干粉丝都是可燃烧的。光凭能否燃烧来判定,不靠谱。紫菜藻体呈膜状,而塑料薄膜一般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制成。紫菜和塑料薄膜差异较大,但由于工艺不同,可能有的紫菜好撕开,有的不好撕开,不能简单通过不好撕断定就不是紫菜,还是需要科学检测。

  橘子变红,竟然是用针注射甜蜜素?

  真相:水果使用甜蜜素的谣言谣传多年,不仅“注射”一说不靠谱,“浸泡”之法也基本不可能。因为柑橘表皮厚实且为油性,外界物质很难附着穿透,甜蜜素浸泡起不到增甜效果,包括金橘这种连皮吃的柑橘也不会使用甜蜜素。而且,注射甜味剂,虽能让橘子局部变甜,但这种橘子极易腐烂变质,得不偿失,一般不会被商贩所采纳。

  黄鳝是避孕药催大的?

  真相:黄鳝变得又粗又大是因为采用了科学的饲养方法,解决了影响黄鳝生长的水温和饵料等问题,与避孕药无关。在饲料中添加避孕药喂养黄鳝的科学试验显示,一个月内,黄鳝生长速度比不用药物的黄鳝快大约10%,但在一个月后开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50%以上。黄鳝的养殖生长周期一般都较长,如在大田生产中真的使用避孕药,将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黄鳝养殖中添加避孕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得不偿失。

  隔夜饭致癌?

  真相:一般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不足以致癌。与新鲜蔬菜相比,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但这个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达到致癌的量。以绿叶菜为例,如果烹调后不加翻动放入冰箱,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含量约从每公斤3毫克升到每公斤7毫克。人体摄入200毫克亚硝酸盐才可能发生中毒,这说明要达到中毒的量,至少一顿需要吃上几十公斤的隔夜蔬菜,就正常人而言,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隔夜菜对健康最大的不利实际上是营养损失大,专家依然建议大家最好少吃。比如,维生素C比较怕热,炒菜时损失一般能达到30%至40%,如果二次加热,维生素C的含量就会保存得更少了。

  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

  真相:有报道称,如果雪糕贮存时达不到所需贮存温度,会引起结构变化,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如可溶性毒蛋白及胺类等。

  专家称,有可溶性蛋白但没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蛋白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蛋白质发生变质,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质,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等变质,分解出硫化物;二是蛋白质会吸引细菌大量繁殖,吃了含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三是一些人会对蛋白质过敏。雪糕溶化再冻,最可能影响健康的情况可能是冷藏环境不符合要求,引发细菌过量繁殖,这和蛋白并没有关系。因此,建议买雪糕时首先要看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有没有破损,通常应选择外形完好的雪糕,避免给细菌繁殖造成可乘之机。

 

 

消息来源:北京晨报


上一篇:社保成绩单释放哪些信号?费率下降 待遇水平提升
下一篇:中国海事法院首次受理海事刑事案件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