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雷洋事件,先停止舆论审判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雷洋事件,先停止舆论审判
发表日期: 2016/12/26 9:40:12 阅读次数: 367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七个多月后,雷洋事件终于有了结论:检察机关对邢永瑞等五名涉案人员作不起诉处理。消息一出,舆论热议,支持也好,呵呵也罢,发言之前请先停止舆论审判。 

 

  很多人其实都不了解什么是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不起诉又叫“酌定不起诉”“相对不起诉”。从法律规定来看,酌定不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这一点,北京检察机关的通报里也说的很清楚,邢永瑞等五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玩忽职守罪,因为犯罪情节轻微,作出不起诉处理。因此,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是于法有据的。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邢永瑞他们把人打死了,竟然没事了?这种质疑显然与事实不符。北京检察机关介入雷洋事件以后,多次在重要节点主动发布通告,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通报还原事件的真相,当初检察院是以“玩忽职守”立案侦查的,这显然可以排除坊间流传的“雷洋被殴打致死,五名警察故意杀人”,也可以推断出五名警察确实在执行公务,但执行公务中确有不当行为。对五名警察作出不起诉决定,可以看出警察的不当行并不足以直接导致雷洋死亡,没有严重到必须施以刑罚。同时,根据检察机关的通告,我们基本可以看出,雷洋确实嫖娼了,并且也反抗执法了,而他的反抗行为也是自己的死因之一。所以,事实并非我们臆想的那么极端,所以检察院看似“各打五十大板”、讨好不了任何一方的不起诉决定是根据事实、依据法律作出的。 

  雷洋案凭借“人大硕士”、“农民子弟”、“嫖娼”、“公安机关”、“暴力执法”等关键词一时间成为舆论热点,加之不排除有些人的刻意炒作,强化雷洋农民子弟凭借自身努力考取人大硕士这一身份背景,而只字不提雷洋的公职人员身份,引发了公众对雷洋的巨大同情。而公安机关在案发初期在微博“强势”应对,使其成为众矢之的。设想,如果当初的新闻标题是“一名公职人员因嫖娼被执法警察控制,因激烈反抗致死”,舆论风向标是否会换个方向?我们虽然都是吃瓜群众,但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尊重事实,相信法律,不能成为盲目跟随舆论的墙头草。 

  通过这个案件,我们看到了舆论对公权力的巨大影响,但我们在善用舆论影响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媒体以高压方式充当法官。以往的类似案件,公权力机关对舆论往往“只堵不疏”,导致公众以最坏的恶意进行揣测进而加剧“官民矛盾”。而雷洋一案,检察机关应时而动,主动公布案件进展,我们看到了公权力机关的进步。但无论如何,雷洋案是个悲剧,这个剧情里没有受益者,各方都应该反思,让悲剧不再重演。 

 

相关链接:

从"雷洋事件"看,检察机关对刑法第三十七条的"犯罪情节轻微"的理解是正确的 

 

消息来源:检察日报


上一篇:明年7月起非基本功能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必须可卸载
下一篇:自己姓名能否用在商号上? 需不侵害他人在先合法权益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