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蓝可儿命案持续受关注 全球网友掀"民间办案"潮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蓝可儿命案持续受关注 全球网友掀"民间办案"潮
发表日期: 2013/2/27 9:30:39 阅读次数: 931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当地时间2月19日晚,美国洛杉矶警方确认,在市中心Cecil酒店水箱内部发现的女性尸体就是21岁的加拿大失踪华裔女生蓝可儿Elisa Lam。图为当日美国洛杉矶市中心Cecil酒店楼顶的水箱。

  加拿大华裔女孩蓝可儿于1月31日在洛杉矶失踪,2月19日尸体在洛杉矶塞西尔酒店顶楼水箱被发现,扑朔迷离的案情引起国内外媒体和网友的极大关注。虽然洛杉矶警方调查尚无结果,但全球网友已掀起了“民间办案”浪潮。

  据美国《侨报》25日报道,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方式,根据蓝可儿的博客找到了据称是她暗恋的黑金属摇滚歌手莫比德(Morbid)。莫比德不仅在命案发生前住过塞西尔酒店,而且在蓝可儿失踪前3天(1月28日)放在YouTube上的视频主题恰好是一个女孩的死亡。

  有网友大胆猜测,莫比德和一个酒店工作人员共同谋杀了蓝可儿;更有网友Fran Ahmed在YouTube上说,莫比特曾向他承认杀死了蓝可儿。但莫比德随后否认并删除了视频。

  加拿大《明报》也报道了“民间调查团”入住塞西尔酒店的消息。住在洛杉矶、来自中国甘肃的一名任姓华裔青年,23日下午5时左右与一名泰国青年和另外两名友人成功入住塞西尔酒店,并登上怀疑蓝可儿所住的14楼,上网“直播”整个调查进度。

  此外,一名自称是蓝可儿姨丈同事的女子表示,蓝可儿姨丈已前往洛杉矶参加蓝可儿的告别式及火化仪式。她称蓝可儿家人在通报失踪当日便被美国警方告知“最好祈祷能找到尸体”,并透露蓝可儿被发现时全身赤裸,四肢遭人折断,进入水箱后盖子由外部锁上。

  死亡原因不明 警方否认锁定嫌疑人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新闻报道,现场有目击者称,蓝可儿的尸体被发现时,以头朝下的状态沉在水箱底部。洛杉矶警局公关部门负责人安德鲁·史密斯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确认尸体被发现时全身赤裸。史密斯表示,这很可能是由于水箱吸力过大,将衣物卷走。但目前没有消息称在酒店水管中发现衣物。

  23日,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报道称,洛杉矶验尸官初步认为蓝可儿死亡时间为2月1日(即她失踪次日)并且未受外伤,而她很可能是受酒精或毒品影响而死亡。警方正在调查有关蓝可儿可能与毒贩交易的传闻,因为酒店附近的确经常有毒贩出没。

  目前尸检工作仍然在继续,预计要6至8周才能结束。法医将对蓝可儿遗体做毒理学检测,以判断她在死亡时是否受酒精或药物影响。法医还会进一步检查蓝可儿的脏器,以确认她是否死于突发心脏病,低温症以及肺积水等。

  由于塞西尔酒店2月14日的水质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这一检测结果可靠,意味着水箱或许并非死亡的“第一现场”,蓝可儿尸体很可能是在被藏匿了约15天之后,才被悄悄转移到水箱中。

  之前有消息称,洛杉矶警方已锁定一名塞西尔酒店员工为重大嫌疑人,因为在蓝可儿入住酒店期间,他手中有蓝可儿房间的钥匙,理论上有作案机会。但警方24日否认了这些消息。

  网络日志、明信片爆出 诡异案情引关注

  美国警方当地时间14日公布了一段监控录像,显示蓝可儿在塞西尔酒店电梯里有怪异动作。警方强调蓝可儿并无精神问题。该事件一度引起中国网民热烈讨论,并称之为“灵异事件”。

  目前有网友找到了疑似蓝可儿本人的网络日志。1月27日的日志里写道﹕“今晚准备出去,并希望一些意大利和墨西哥的跟踪狂不要靠近自己。因为感到他们就像把我当作猎物一样捕获。”疑似蓝可儿的人还提到,在当天遗失了手机,还多次谈及自己心情不好。

  日志中还提到一款流行的“丧尸求生游戏”,游戏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玩家从一个虚构城市的市区中一幢公寓顶楼经过下水道逃生。而蓝可儿的尸体,就是本周较早时在洛杉矶一酒店楼顶水塔里发现的。

  此外,加拿大《明报》有消息称,蓝可儿的一名友人Amanda于2月7日在网上发布了一张蓝可儿寄给她的明信片。

  网上看到的明信片内容并不完整,只能看到部分怪异字眼,例如“这令我毛骨悚然”,又写了一个与明星Ryan Gosling相同的名字,以及该明星拍摄一套剧集Drive的名字,后面则用了“朝圣”字眼。有媒体解读该明信片,可能是蓝可儿到当地“朝圣”,但有些事情令她感到毛骨悚然。而该套剧集拍摄的其中一个场地,距案发酒店仅10分钟路程。

  蓝可儿命案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除了一部分大呼“诡异”的网友外,也有人试图从犯罪心理学、法医学等角度对案情进行分析,百度贴吧、天涯社区一时涌现出各种“技术贴”,希望通过科学的推理还原事件真相。

  蓝可儿活泼开朗 案发时疑遭人下药

  蓝可儿的父母在本那比喜士定街夹威灵顿路附近开设名为“状元楼”的餐厅,提供中餐及西餐。该店经常有不少西方顾客光顾。

  20日晚一名女顾客经过餐厅,还在门口逗留一段时间,她说,她知道在洛杉矶失踪的温哥华女子是蓝可儿,原本还在心里祈祷她能够平安无事,没想到19日即从新闻知道她已经丧生,心里很难过。

  女顾客说,蓝可儿不时在餐厅帮忙,见到客人也亲切招呼,人很活泼,常带笑容,顾客对她留有好印象,除此之外,她对蓝可儿没有深入的了解。

  命案发生后,人们在洛杉矶赛西尔酒店的附近贴上照片,悼念蓝可儿。也有客人在蓝家餐厅的门外放上鲜花悼念。

  蓝可儿生前就读于卑诗大学。温哥华OMNI电视记者联络到蓝可儿的好友麦(音)表示,她和蓝可儿认识了12年,从小学、中学及大学都是同学。麦表示,蓝可儿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得知蓝在加州死去,她感到非常伤心。

  麦透露,这是蓝可儿第一次独自出门远游,并准备去数个月,目的地是加州圣克鲁斯。而蓝可儿事前对于这次旅程表现得十分雀跃,更准备为此行制作网页,上载沿途照片,与人分享实况。

  关于蓝可儿在塞西尔酒店的电梯闭路电视录影片段,麦认为从电梯片段中蓝可儿的行为非正常,可能被人下药。而发现尸体的酒店楼顶水塔有上锁及警报系统,她怀疑凶手是十分熟悉酒店的人,这样才能够把蓝带到酒店天台。

  网友爆恐怖巧合 “鬼店”命案多发

  塞西尔酒店位于洛杉矶市中心,于1927年开张。据称,该酒店早就是洛杉矶知名的“鬼店”,曾发生过多宗离奇命案,还曾是两名连环杀人犯的长期居住地。

  蓝可儿遗体被找到后,美国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蓝可儿案件让他们想起了“黑色大丽花”案件。这宗美国二战以来最著名的悬案也和塞西尔酒店密切相关。1947年1月,洛杉矶西南的雷麦特公园发现一具面貌恐怖的女尸。死者肖特是一名不入流的演员,由于喜欢黑色被称为“黑色大丽花”。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她就是在塞西尔酒店一楼的酒吧。杀害肖特的真凶至今没有找到。

  23日,蓝可儿命案又曝出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14”恐怖巧合——有网友发现,蓝可儿在电梯内的最后“灵异”中,曾经按了每个楼层的按钮,但唯独14楼没有按,说明她当时正在14楼。巧合的是,塞西尔酒店在1984年曾经住了一名连环杀人犯、绰号“午夜尾随者”(Night Stalker)的拉米瑞兹,当时就住在14楼,而这名连环杀人犯被认定杀了14人。

  有媒体报道,蓝可儿命案发生后,塞西尔酒店爆满,每晚价格也上涨了近4倍,由先前的14美元涨至65美元以上。但24日下午,美国《侨报》记者入住塞西尔酒店,称酒店生意冷清,关于“预订爆满”的报道不准确。

  《侨报》记者表示,酒店前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戒备森严,倒是挂在酒店外墙上一副横幅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欢迎电影公司到这里拍电影”。

  酒店设计古怪,电梯旁没有房间指示牌,房间分布在三行走廊两旁,号码又不连着,找房间就如同走迷宫一样。整个楼层一个人也没有,也听不到任何说话声,多少有些令人恐怖。而且酒店墙壁和房间的颜色很怪,除了白色以外,还有的墙面涂得颜色有点像冷却的鲜血,看了就有恐怖感。

  供客人住的房间和酒店大厅豪华的特色简直是两重天,房间很小,除了一张床外,前面一个柜子上摆放着电视机,连个桌子和椅子都没有,设施非常简陋。

 

消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蓝可儿之死填补了冷漠网民们的空虚

原标题: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消费多久

  21岁的蓝可儿死了,她为八卦爱好者提供了充足的谈资,每一位旁观者都可以用眼睛饕餮她的死亡。

  打开电视机,新闻中反复播着“离奇”的视频片段;翻开报纸,是“揭开酒店灵异面纱”等故弄玄虚的标题;上个微博,整个屏幕都是含有恐怖图片的帖子;进入视频网站,可能是她死前最后挣扎的录像,已经被尽情观赏了两百多万次。

  我们还要拿她的死亡消费多久?

  这个加拿大华裔女孩失踪三周后,尸体在她所入住的美国洛杉矶塞西尔酒店的顶层水箱里被发现。酒店电梯的监控摄像头留下了她最后的影像:电梯门一直没有关上,她手舞足蹈举止怪异。洛杉矶警方将这段4分多钟的录像公布后,案件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死亡变成一场全球网民均可参与的悬疑推理连续剧。

  蓝可儿的死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报道素材。台湾东森电视台做了长达一小时的特别节目,严肃的新闻在这里变成娱乐。镜头前,男主持人跺着脚、插着兜,激动地大声说:“真的是怪异、诡异跟灵异!这个案件已变成全球的大——新闻了!”

  蓝可儿的死被成功设置为热点议题。案件还没有被侦破,“民间福尔摩斯”已经迫不及待地一帧帧研究视频,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一位民警在微博上说:“像不像《名侦探柯南》的剧情?”住在洛杉矶的网友则秉承用脚调查的优良传统,去酒店进行了体验式考察,然后在网络论坛里直播着自己的推理游戏。

  蓝可儿的死填补了坐在屏幕前你和我的空虚。在无聊的夜晚和睡眼惺忪的早晨,不知有多少人躺在床上或者坐在马桶上,用手指一下一下滑着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像追热门电视剧一样寻找蓝可儿案件最新的进展。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亡消费多久?

  一个21岁的女大学生去世了,至今死因不明,她最后的影像却被反复播出,供人消遣。人们记住了所谓的凶宅,关心灵异,好奇犯罪细节,热衷于进行各种分析,可似乎没人想知道照片中笑容灿烂的女子生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听什么样的音乐,也没人关心她的家人看到这些消遣是否要承受二次伤害。

  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有太多人感到一丝愧疚。大众媒体和网民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旁观别人的痛苦没有什么不妥。反正她距离我们的生活那么遥远,可以说毫无关系。洛杉矶市民在酒店附近张贴她的照片、摆放蜡烛纪念,可在大洋彼岸,她只是一个无关情感的抽象符号,一款娱乐消费品。

  一方面,是大众媒体热情地呼应读者的恶趣味。“If it bleeds,it leads(有血流,领先售)”一直是小报及24小时新闻提要节目的指导方针。别觉得新闻工作者冷血,要知道,20世纪初,深谙受众心理的英国报业大亨还曾说过“每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这样豪迈的话!

  这就是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曾在《旁观他人之痛苦》一书中分析过的黑暗心理。人们对逐一闯入眼帘的凄楚,反应可能是怜悯、愤怒、过瘾,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欣喜。我们喜爱观赏祸事,因为人们对暴戾的爱恋与恻隐之心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

  另一方面,这头内心的野兽在新技术的蛊惑下,走出牢笼甚至开始跨越底线。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即使不在案发现场,你也可以在电视节目、网络论坛、微博、视频网站上感受到现场气氛,体会到现场经历。人们一遍遍地观赏着电梯视频,阅读网友分析的推理细节,然后加入讨论,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恣意享受他人痛苦带来的感官刺激。

  不知不觉中,我们理所应当地消费一个女孩的死亡,以此满足自己的无聊、空虚和天马行空的想象。除了猎奇和娱乐,我们很难再有其他情感,包括怜悯、悲伤和负罪感,因为许多新闻在大众媒体或是社交网络上,最终都以娱乐的形式变成一场喧嚣。这样的后果很可能是,人们对暴戾的感观容忍度越来越高,追逐更加刺激的影像,最后连生命也变成嬉笑怒骂的对象,忘却了对它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冷漠窥视着蓝可儿在电梯里的举动,津津有味地旁观一个生命的逝去。如果这一案件真的存在凶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一定比他多仁慈。因为通过新技术,我们也已经参与其中。

  我们还要拿蓝可儿的死消费多久?

 

 

 

消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七部委出台城市配送管理意见 将清理不合理收费
下一篇:2012年度法治发展综合评估项目成果发布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