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今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闫昭 摄
今天上午,检察日报社发布《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蓝皮书遴选了2012年极具社会影响的法治人物及事件向社会公布。检察日报社社长李雪慧在发布会上做主题为《中国梦 法治魂》的致辞。
本次发布会由检察日报社主办,正义网络传媒承办。检察日报社已经连续八年发布《中国法治蓝皮书》,蓝皮书以法治专业媒体立场,将每年法治生活中显现出来的、对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进行梳理,精选出标志性的人和事。《法治影响生活·2012年度中国法治蓝皮书》共分为人物、法律、民主、倡廉、反腐、热词、网络、公益、监督、财经、文化、传媒等十二个篇章,入围的人物及事件名单共计120条。
刚刚过去的2012年,有太多令人难忘的法治记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主席郑重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
回顾2012年的法治印象,保障公民实体权利以更公平合理的程序实现。修改后刑诉法直接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修改后民诉法也将人权思想贯穿于条文中,对于调解与诉讼相衔接的机制、当事人举证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无一不体现着法律对当事人权利的尊崇和保障。
盘点2012年的法治人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曾经的“打黑英雄”跌落成叛逃罪人,王立军案给利用职权藐视法律的官员以警示:党纪国法不容挑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迫受贿”的城管队长王宝林、骗贷7亿的银行高管田军等一批贪腐官员的落马给当权者敲响警钟:腐化堕落的红线不可逾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泰国人糯康在中国受审并被判重刑,再次昭示了一个古朴的真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犯下罪行必将受到正义的制裁。
总结2012年的法治事件,依法治国仍然任重道远。这一年,强制平坟事件表明以权压法等现象仍然存在,政府依法行政意识有待加强;“眼花法官”的出现,显示出司法权规范运行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毕节事件,凸显对流浪者的救济窘境;哈尔滨塌桥事故,严重挫伤民众的安全感;举报人八年未获安置,说明我们从制度设计到具体行动对举报功臣的保护都还不够;频繁出现的校园伤害案,在震痛人心的同时,也呼唤着真正有效的校园安全体系的建立。
《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依例分为人物、法律、民主、倡廉、反腐、热词、网络、公益、监督、财经、文化、传媒等十二个篇章,从不同角度记录了2012年发生的重大法治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助理莫纪宏研究员,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建伟教授以及中国检察出版社副社长赵志刚分别从法治、反腐倡廉、文化以及网络四个角度对蓝皮书进行了点评。
《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由检察日报社发起并编制。自2005年以来,中国法治蓝皮书连续8年与公众见面,已形成品牌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在《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发布会上的致辞
《法治影响生活·2012中国法治蓝皮书》主要内容
消息来源:检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