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肖传国们”该到哪里讨公道?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肖传国们”该到哪里讨公道?
发表日期: 2010/10/12 7:31:51 阅读次数: 1327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医学教授肖传国10月10日被一审判处拘役,对这场由“学术打假”升级而来的“雇人袭击”事件的讨论却远未结束。“肖教授太冤了,方舟子这种小人就该打”,“判得太轻了,将来谁还敢学术打假”,这种“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的争议,还在持续。

  科学是最公道的东西。1加1不会因为你是国王就等于3,地球也不会因布鲁诺的火刑就停止绕太阳转动。然而科学家之间的不少纷争,现在却要向外行的公众“讨公道”,甚至像肖传国那样动用“私刑”,如此情形令人警醒。

  肖传国雇凶伤人,当然是极罕见的案例。但如果因此而被这种小说式情节的“激烈精彩”所吸引,陷入个人恩怨、性格分析、世故人情等具体细节,那么我们就可能沦为“起哄架秧子”的看客。只有从这一“难得如此透明”的偶然案例中审视出规律性的认识,才有可能稍稍挽回一点中国科技界在此类事件中遭遇的声誉之损。

  应该看到,肖传国事件固然是个案,但它所暴露出的科技工作者群体“失范”现象,却不是孤立的。对位子、票子、房子、弟子等学术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以及对学术研究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构建成一个扭曲的磁场,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磁化”:有的是不得已而就范,有的是勉力适应“跟上潮流”,有的则是看到了钻空子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剽窃、抄袭、学历造假、夸大成果、骗取经费、评审走过场、学术界小圈子……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滋生蔓延,终至“学术打假”成为一种准职业行为。

       照理说,科学界是最具“自净机制”的群体。以对待真理的态度严格对待虚假和谬误,以文明公允的方式化解文明的纷争、处理不文明的行为,是这个群体不容置辩的“行规”。毕达哥拉斯将发现无理数的学生推下大海,这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不要说造假的舍恩、黄禹锡受到严厉的处罚,即使仅仅是“不那么职业”的兰迪——他在发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现象之后,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急功近利行为——也名声受损,并因此连累自己的弟子。

  遗憾的是,这种自净机制在中国科技界正面临失灵的危险。化妆品有隐患,监管部门虽然反应稍慢,但终归有反应;突发性事件,责任方尽管有时候稍显迟钝,但终归有反应。而不少只要认真调查就可以马上有明确结论的学术官司,却三年五年搁置在那里,没有任何权威机构出来裁决,只剩下方舟子等寥寥数人领着一群网友和媒体进行“缺席审判”。这样讨来的公道,即使科学严谨,也难免程序正义之失;即使偶有斩获,也终归难以持久。

  试想,假如肖传国与方舟子的论争从一开始就有权威机构介入,公正裁决,何致如此久拖不决,最终激化为人身伤害?

  现在,肖传国事件的刑事处罚已有初步说法,但“肖氏反射弧”这一科研成果的成色到底如何,则还暂时看不到有公道判定的前景。谁来给学术纷争一个公道的判决?谁来给科技界以公平公正的指引?这才是我们最需追问的答案。

消息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中石油高管纷纷贪腐落马 深夜挖坑埋赃花样百出
下一篇:浙江嘉兴允许律师竞争副处开全国先河 政治地位亟待提高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