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新闻】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新 闻
 一批新规3月实施:社区矫正再添规程 放射性废物将受严管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系列报道: QQ大战360
 检察日报:"发帖者是谁不重要"应成为共识
 教育部:与学校利益相关单位不得编写教辅材料
 搜狐发布《微博版权保护公约》
 礼品回收成洗钱新渠道 数十万名表首饰可变现
 “电焊工资格证可以花钱买”
 中国禁止转基因生物材料入境 每人限带一只猫狗
 新华视点:“假古董”如何卖出古董价?
 江苏邳州商人承认2.2亿元“汉代玉凳”由其组装
法律新闻 → 专家称中国电影分级制形成尚需时日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专家称中国电影分级制形成尚需时日
发表日期: 2011/12/23 8:22:58 阅读次数: 955 查看权限: 普通新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电影促进法)公布,引来社会各界议论风声。关于电影促进法涉及的知识产权、分级制、电影市场走势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上海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接受了本刊专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 :高度的版权保护才能滋生高品质的创意系列 

  《绿海副刊》:您对电影促进法的整体看法如何?  

  王兴东:电影作为智力成果归属于著作权方面的本性,没有完整地科学地体现在电影促进法之中。特别是没有依法强调电影产业赖以发展的剧本著作权应该受到本法严格地保护。电影立法首要应该促进什么,那些带有决定产业命脉的核心问题的发展已经严重滞碍电影产业的创造力。当今世界,各国创意产业在激烈竞争,高度维护版权利益已成为残酷的商贸较量。如何促进我国电影产业基础——剧本的繁荣,是电影法不可忽略的立法内容,但现在看不到扶持原创和保护原创的法规。  

  《绿海副刊》:电影促进法第五条“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对此条,您怎样看?  

  王兴东:此条非常含混,且不明确,哪些属于“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没有具体的权利认定就没有保护的真实对象。而且,只强调了“不得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没有要求“电影在制作中不得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的规定。电影制作中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屡见不鲜,未经作曲家授权而盗用其音乐,未经作家授权而抄袭其小说中的情节,未经编剧授权使用或者剽窃其剧本内容、未经美术家授权而拍摄其雕塑及美术作品,未经当事人授权而使用其真实姓名和隐私,诸如此类都在中国电影生产实际中屡有发生。因此,我认为第五条仅仅强调“不得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有失法律的公正性。  

  《绿海副刊》:小说《哈利·波特》为华纳公司提供了7部电影的内容,创收票房70多亿美元,衍生产品达上千亿美元。中国的电影产业与之相比差距很大,原因何在?  

  王兴东:目前,世界电影产业的共同危机是缺好剧本、好故事,自主原创是一切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为何不能出《哈利·波特》那样的系列电影?其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原创版权的保护机制,英国的原创版权保护达到丝毫不得侵犯的程度,曾有人要出版一本“哈利·波特词典”,英国法庭判决未经小说作者罗琳同意不得出版,高度的保护才能滋生高品质的创意系列。  

  《绿海副刊》: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法律,您认为电影促进法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王兴东:现在世界全面进入知识产权的时代,电影促进法最根本最要害的部分显然不是电影院明示电影放映时间却放映广告之类的惩罚条款,而是促进“自主版权的创意”如何发展的核心问题。请以法律的名义写下:保护好文学家、剧作家的原创版权,才能孵化成电影产业更多的版权,电影的精品出自剧本的精品,严格履行剧本授权使用制度,加强扶持原创剧本的奖励程度,加大惩治剽窃抄袭剧本创意的力度,这是新中国首部电影法规中首要解决的法定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审查和分级,核心是保护青少年 

  《绿海副刊》:电影促进法仍然没有涉及电影分级的问题,为什么我国不实行电影分级制度?  

  周星:我们实行的不是分级制,而是审查制。这也是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个人的意见是,实现分级制还需要假以时日。  

  审查制和分级制是两种体制,但他们的核心都是保护青少年。分级制是在放映阶段,通过严格的法律限制来约束观众。因为成年人有刑事行为能力,知晓范围广而且有承受力,可以接受限制级的电影;而一些电影里的场景,比如粗口、暴力、身体裸露程度高、残酷的镜头等等语言或行为上的冲击,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些国家的分级制从年龄上对观众进行划分,有些级别的影片要由家长陪同观看,有的则禁止青少年观看。  

  而另外一些国家采用的审查制是从制作阶段对电影进行约束,限制一些电影的表现手法,在放映阶段所有影院都可以放,其初衷在于让青少年在观影中尽量避免受到伤害。可能在我国,法律的实施上对影院放映的控制也会有难度,出于国情的考虑,电影促进法没有涉及到分级的问题,审查制还是被沿用下来了。这个问题讨论了若干年,也有很多人提议,不采用分级制肯定也是经过了国家的综合考虑。我了解到,在讨论中,很多家长会担心,如果中国生产出大量成人电影,但法制不够健全,这些电影的流失可能会伤害到青少年。  

  《绿海副刊》:分级制和审查制各有什么弊端?  

  周星:分级制等于是放宽了对创作者的限制,爱怎么创作就可以怎么创作,但是在放映的时候给予限制,比如说100个影院里只有10个能放限制级的电影,票房收入要受到影响,国家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这种影院只允许成年人入场,这样的做法既保护了青少年,又可以满足成年人。  

  而分级制会带来的弊端是,在随意创作之后,盗版带和影院方面不严格的限制还是会让孩子看到,无孔不入的影像会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造成威胁。 

  审查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创作者总是感觉到有无形的束缚,因为在创作中他们难以同时考虑青少年观众能否接受,很多场景,比如主角从头到尾地吸烟,比如一些床戏,是因为剧情有需要,但是在审查制下就不能通过。  

  不分级的电影还有这样的弊端,就是成人看得不够满足,有承受能力的场景无法看到,但是对孩子来说,某些场景已经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电影创作的模糊地带在于,暴力或者裸露到什么程度是孩子能承受的,这是个难题。  

  《绿海副刊》:分级制和审查制都是为了保护青少年,二者有没有可能调和?  

  周星:很早的时候,电影方面的管理条例曾试图对二者进行调和,但由于二者是两种体制,结合是有难度的。  

  比如,美国的分级制下也有审查,但和审查制并不一样。美国的电影分级是这样的:G级(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PG级(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PGB13级(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R级(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观看,包含成人内容;NCB17级(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被定为成人影片,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不适宜在影院播放。在美国,对影片的定性和审查,不是审查制意义上的,而是由行业协会——放映者协会来完成,协会在拿到影片后,严格按照法律上对级别的划分来给影片定性,划分为限制级的影片会比大众级的观众更少,在审查中,放映方为获取更多票房,会考虑删掉影片中影响定性的粗口或情节。这是一种后期的审查,放宽了对创作者的限制,但是增加了放映方的麻烦,也会用票房的减少来影响创作者。  

  二者的协调,在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如果部分实行分级制,比如要求13岁以下不能进入影院,17岁以下要成人陪同这样的要求,能否得到不折不扣的实行,是让人担忧的问题。我国的影院都希望票房往上走,很可能为了顾及票房,不管分级的限制,什么影片都放,什么人都让进。我想这也是电影促进法不考虑分级制的原因之一。  

  分级制最理想的状态是,分了级,就有部门照此进行严格的管理,影院严格地照此执行。对创作者来说,就可以尽情地创作,但承担尽情创作之后可能失败的后果,因为这样创作出来的影片可能被划为限制级,只能供部分人观看,票房受到影响。  

  《绿海副刊》:国内可以公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他国家就有被划分为限制级的情况。这也是您刚才提到的审查制中放宽模糊地带尺度的一种矛盾吧?  

  周星:对,这里涉及到两种体制的纠葛。比较明显的表现是《色戒》,按照我国的审查标准,在国内放映的时候是比较干净的,省略了创作者希望表现的7分钟的床上镜头,但是在香港以及国外,放映方拿到的是完整版,虽然划分为限制级,可是会有人去看,之后流传回来的盗版带谁都能看到,这就是体制的差别造成的问题。国外拿到片子之后,会根据他们的标准划分级别,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波涛汹涌”,在国外被划分为限制级,但在国内要鼓励创作,而且其表现方式处在模糊地带,属于露着但是没有直接表现性的镜头,因此没法限制,确实就造成了一些麻烦。

  上海联合院线副总经理吴鹤沪:大部分电影只有少部分人看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绿海副刊》:12月15日,美国电影协会(MPP)将《金陵十三钗》(The Flower of war)定为R级,即限制级,要求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这也意味着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我们了解到我国大部分影院都说以国家广电总局的通过令来衡量,而不会自行设定一些门槛来进行区分。院线方面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吴鹤沪:我们从事的是电影产业的终端,是直接面向观众的。电影不像是你买一个茶杯,可以直接拿出来,看质量、看价格决定买与不买。你看到的是一张海报,是导演与演员的名字,是动作片还是生活片。花钱买票,凭票入场,对号入座才能看到这场电影。有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电影,觉得生活剧蛮轻松的,结果没想到有床上戏,接吻镜头,家长们就和我们提意见了,你们怎么不告诉我们,我用手遮掩都来不及,我孩子看了怎么办?  

  所以,有些电影院受到了家长的指责后,怕引起影响,会写一块纸牌:“友情提示:本片含有暴力、情色镜头,不宜孩子观看”或“建议家长陪同”。但是,这个做法也有部分观众会觉得你这是在炒作,而且没有法规的依据,你电影院凭什么决定这部电影需要家长陪同?一个对社会有责任心的行为反而没有法律依据。  

  《绿海副刊》:据估计,2011年全国票房将达到130亿,截至今年10月,已跨过百亿大关,其中进口片票房占到近53亿,国产片票房为47亿左右。今年预计能生产500部以上国产影片,其中进入主流市场的将超过300部,几乎达到全年每天都有一部新片上映的数量。您怎么看待当前的电影市场?  

  吴鹤沪:用一句话形容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就是,大部分人在看少部分电影,大部分电影只有少部分人看。从外界看,中国是个电影大国,正在向强国迈进。我们看到的数据,电影院荧幕数量从四五千上升到九千了要上万了,跨了一大步,影院数量也增加了,影片数量十年前100部都不到,去年一年我们影片数量达526部,过去我们的票房不如香港,现在130多个亿了。数字体现了中国电影的进步,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拍电影。但在制片方面,一定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以《金陵十三钗》为例,12月15号上映,全国同时放这一部片,影院再多,影片的数量不用增加,所以应该控制影片数量,用质量替代数量,加长放映周期。现在很多影片上院线都是“市场一日游”,第二天就不见了。提高质量是很重要的,数量的多少不能证明产业的辉煌。  

  《绿海副刊》:此次公布的电影促进法与现行的《电影管理条例》相比,电影不得拍摄的内容由10项增加到13项,提到了降低准入门槛,严禁虚构票房,加强公益服务等等内容,您怎么看?  

  吴鹤沪:电影促进法中规定的这些内容都没有问题,比如对影院的透漏瞒报的处理,更加严肃了对不负责任的经营者惩处等等。总的来说,影院管理也有了法律依据,值得充分肯定。但我认为值得担心的问题是执行。我们国家缺少对法律的敬畏,食品卫生法早就有了,但食品安全问题还是有。比如有规定,院线放映的影片中,国产影片要占到三分之二,但谁来调查到不到这个比例?我们有2131工程,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电影事业,比如放一场电影,政府可以补贴100块钱。但实际中,有些地方做假的很多,没放电影就找人盖个章。现在是数字放映,机器有记录的,他们就在家里自己放映。条款如果不能遵守只能是条款,真正要做好,还是要大家自觉自愿地遵守电影促进法。

 

 

消息来源:检察日报


上一篇: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
下一篇:2011年度"十大传媒法事例"发布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