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6万、8万、10万……”近日,在中国稀土贸易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组价格一路飙涨的数据,据业内人士称,这代表着前期稀土出口配额非法买卖的交易金额。不同于以往1万、2万甚至最低时仅有几千、几百元的成交价,今年由于中国稀土显得格外珍贵,即使开价出现了数倍的暴涨,令很多逐利者苦恼的依然是“有价无市”。
“不是价位不够高,实在是国家给的(配额)太少,没人舍得卖。”许多业内人士都表示,往年交易火爆的市况如今已变得格外冷清,出口配额“一吨难求”。
伴随国家的多项重拳出击,中国稀土出口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配额紧缺。据商务部发布的配额指标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全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近40%,这在中国稀土出口史上前所未有。
而与此同时,一项有关现行配额分配是否“合理”、“科学”的争论也正愈演愈烈。已实行多年的配额制度,某种程度甚至已被看成是近年导致中国稀土稀有元素大量出口、保护缺失的“祸端”之一。
消息来源: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