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服务】
┝ 专业服务
【综合性典型案例】
┝ 综合性典型案例
【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
【综合性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地方法律法规】
┝ 地方法律法规
【国家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0月29日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答记者问: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公安部负责同志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病休人员套改工资和确定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如何计算问题的通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全文)
 河北省历年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附:各地标准)
 王律师提供法律调查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地方法律法规地方法律法规 → 厦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厦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表日期: 2016/9/12 8:56:49 阅读次数: 1656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厦司〔2016〕113号 

  厦门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厦门市法律援助  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司法局、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厦门市律师协会: 

  为鼓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规范对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和《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司法局 

  2016年9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鼓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厦门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规范对法律援助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福建省法律援助条例》和《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核批准,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和帮助的人。 

  第三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的职责是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下,依照相关法律及本办法的规定,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教育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法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 

  第二章 法律援助志愿者条件 

  第四条 下列人员可以申请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 

  (一)社会执业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从事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的教师和离退休人员; 

  (三)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尚未执业的人员,或取得法学本科毕业证书尚未参加工作的人员;  

  (四)法学院校在校学生; 

  (五)具有法学专业知识背景或从事法律实务工作,适合从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其他人员。 

  第五条 申请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满18周岁,具有奉献精神。 

  (二)具备与所参加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三)有志于为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维护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实现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四)遵纪守法,品行良好,乐善好施。  

  (五)具有厦门市户籍或者申请时在厦门市连续居住一年以上。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申请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 

  (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的; 

  (四)因违法违规被注销法律援助志愿者资格的。 

  第三章 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范围 

  第七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包括: 

  (一)开展法律宣传; 

  (二)解答法律咨询; 

  (三)代拟法律文书; 

  (四)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五)参加法律援助机构安排的服务窗口值班或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务。 

  法律援助志愿者承办法律援助事项,应当符合法定条件,并按照法律援助机构规定的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第四章 法律援助志愿者的准入和退出 

  第八条 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可采取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经常性招募与阶段性招募相结合、面向个人招募与面向集体招募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招募工作,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 

  第九条 申请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核通过后,由法律援助机构统一组织申请人在志愿厦门网上登记注册。 

  第十条 法律援助机构在法律援助志愿者注册和登记工作结束后,应当建立法律援助志愿者花名册,并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各区法律援助机构同时报市法律援助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法律援助志愿者申请表; 

  (二)身份证复印件; 

  (三)近期二寸免冠照一张; 

  (四)具备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所规定相关资质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申请退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的,应提前十个工作日向登记注册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书面申请。法律援助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及时在志愿厦门网上进行信息变更登记,并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各区法律援助机构同时报市法律援助机构备案。 

  第五章 法律援助志愿者权利与义务 

  第十三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享有以下权利:    

  (一)有权要求受援人如实陈述事实和情况并提供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材料; 

  (二)获得相关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的权利; 

  (三)对于受援人不合作或无理缠讼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机构终止法律援助; 

  (四)合理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协调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五)对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权利; 

  (六)有申请加入或退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的权利; 

  (七)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应履行以下义务: 

  (一)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履行服务承诺,完成法律援助事项; 

  (二)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援助工作纪律,自觉维护法律援助志愿者形象; 

  (三)及时向受援人和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服务事项的进展情况; 

  (四)不得利用法律援助名义进行有损法律援助声誉的活动; 

  (五)履行《厦门经济特区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十五条 市、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者的招募和服务活动,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表彰。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志愿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法律援助机构注销法律援助志愿者资格,并报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一)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所在法律援助机构分配的法律援助工作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事项向受援人收取费用和财物的; 

  (三)有违法或严重不道德行为经举报查证属实的; 

  (四)离开厦门一年以上的; 

  (五)申请退出的; 

  (六)其他不适合担任法律援助志愿者情形的。 

  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办理法律援助事项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按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6年10月5日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厦门市司法局办公室                      

        2016年9月5日印发

 

 

 

消息来源:福建长安网


上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北京积分落户政策出台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