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服务】
┝ 专业服务
【综合性典型案例】
┝ 综合性典型案例
【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
【综合性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地方法律法规】
┝ 地方法律法规
【国家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0月29日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答记者问: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公安部负责同志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病休人员套改工资和确定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如何计算问题的通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全文)
 河北省历年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附:各地标准)
 王律师提供法律调查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法律服务专业服务 → 解读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解读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
发表日期: 2011/7/15 22:08:43 阅读次数: 1206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15日在京发布。《纲要》回顾总结了“十一五”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明确了今后五年慈善事业发展目标和任务: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健康有序、作用显著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慈善事业在发展前行的道路上,不仅仅有鲜花和掌声,随着《纲要》的发布,未来五年,慈善事业将不断完善、逐步迈向更加阳光、公平、高效的发展轨道。

    阳光运作 增强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和透明度

    近年来,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纲要》明确了公开透明原则是未来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之一。慈善捐赠程序、善款善物的管理和使用方式、捐助效果评估等信息通过有效形式公开,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监督。有关捐赠信息的公开,尊重捐赠人意愿。

    《纲要》还指出,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查询、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逐步形成对慈善资金从募集、运作到使用效果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制度,完善慈善信息统计和公开平台,及时发布慈善数据,定期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是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认为,《纲要》中所提出的公开透明原则,是慈善事业发展应当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从财务内容公开到服务内容公开,从服务标准公开到社会效果公开,公益慈善组织应做到慈善信息的递进式全程公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所长邓国胜认为,公益慈善组织还应注意到社会公众对信息的认知感受能力,学习借鉴国际上一些公益慈善组织的先进管理经验,做到慈善信息公开形式让公众满意,这将有利于增强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健康有序 公益慈善组织要依法培育监管

    现代社会呼唤现代慈善事业,而现代慈善事业的特点是以慈善组织的运作为平台,并使这种运作更专业化,更有效率。

    在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方面,《纲要》指出,要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制度,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好社会作用。同时,国家将加强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年检和评估工作,重点加强对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对慈善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吴帆认为,目前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纲要》中所提出的“完善公益慈善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制度”非常必要,所谓的“第三方”必须具有较强专业素质、长期稳定的独立资金支持,他们权威、公正、客观的评估,不仅有利于增强说服力,还将促进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最终,要推动形成法律监督、行政监管、财务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公益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机制。”杨团说。

    广泛参与 点滴爱心汇聚慈善事业发展洪流

    进入“十二五”,慈善事业发展又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慈善意识得到普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这些都为未来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纲要》提出,不断拓展慈善资源,是未来五年我国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重点任务之一。要建立和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采取项目资助、合同委托、社会招标等方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规模,拓展购买服务的领域,形成多元参与、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慈善服务供给格局。

    同时,要规范慈善募捐主体和行为,创新慈善募捐形式和载体,吸引公众通过在线捐赠、慈善消费以及慈善义演、义拍、义卖、义展等捐赠渠道奉献爱心。支持富有公信力的慈善品牌,稳步推进冠名基金等定向捐助方式发展。

    为加强慈善文化建设,《纲要》提出,加强慈善学科建设,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指导学校在德育课程中培育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并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积极推动慈善周、慈善日等多种形式的慈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

    “小的行为会带来大的改变,点滴爱心将汇聚成慈善事业发展的滚滚洪流。”张强说,“我们不仅要通过慈善教育进课堂,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慈善文化氛围,还要通过大手拉小手,大手拉大手等活动,共同推动慈善文化建设,让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

 

相关链接:《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

 

消息来源:政府网


上一篇:国务院法制办、电监会负责人就《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答记者问
下一篇: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解析确定量刑起点的方法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