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知识——鸦片

鸦片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毒品知识——可卡因

可卡因俗称“可可精”,可卡因是1860年德国化学家尼曼(Alert Niemann)从古柯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白色晶状的生物碱,学名苯甲酰甲荃芽子碱。是强效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和局部麻醉剂。
作为局部麻醉作用它能阻断人体神经传导,产生局部麻醉作用。在早期曾被广泛用于眼、鼻、喉等五官的外科手术中作为麻醉剂。作为兴奋作用它可以通过加强人体内化学物质的活性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中枢神经,表现出情绪高涨、好动、健谈,有时还有攻击倾向,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吸食可卡因可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性,会导致精神障碍,也称可卡因精神病。
早在5000年前古柯就出现在厄瓜多尔一带,被安第斯山的土著居民——古印第安人奉为“圣草”,因此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咀嚼古柯页的习惯,用来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增加力量;还用以御寒、治病、减轻胃痉挛、风湿、头痛等引起的不适。为了减少古柯叶的苦味,他们常常把古柯叶和石灰、植物灰或贝壳灰混合后咀嚼,在登山时尤其如此,以消除或减轻高山反应的症状。早期拒绝古柯叶曾是王族的特权,16世纪后才普及到一般平民,包括西班牙的移民。现在它已是土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90%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保持着这一嗜好,同时也逐渐成为阿根廷西北部、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和亚马逊河谷等地约800万人的日常习惯。
毒品知识——海洛因

海洛因 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由吗啡加工制作而成,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
毒品知识——k粉

K粉 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毒品知识——杜冷丁

杜冷丁 即盐酸哌替啶,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作用和机理与吗啡相似,但镇静、麻醉作用较小,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8。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
毒品知识——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有毒,无臭,遇光易变质,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和外伤性剧痛、晚期癌症剧痛等,也用于心绞痛发作时止痛和镇静作用。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毒品知识——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还会造成精神障碍,表现出妄想、好斗、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毒品知识——摇头丸


摇头丸是安非他明类衍生物,英文名缩写“ MDMA”,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的片剂,常制成的片剂具有中枢神经兴奋和致幻作用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颜色、图案各异因听到节奏狂放的音乐便会不由自主随音乐摆动头部。故称“摇头丸。它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精神依赖性,对大脑有严重的损害。服用后表现为:活动过度、感情冲动、性欲亢进、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以及出现幻觉、空间定向力障碍和暴力倾向等。成瘾者会出现出现头晕、乏力、体重减轻、失眠、恶心等症状,长期服用除导致产生精神分裂外,还导致死亡。
消息来源:公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