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服务】
┝ 专业服务
【综合性典型案例】
┝ 综合性典型案例
【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
【综合性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地方法律法规】
┝ 地方法律法规
【国家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0月29日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答记者问: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公安部负责同志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病休人员套改工资和确定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如何计算问题的通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全文)
 河北省历年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附:各地标准)
 王律师提供法律调查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法律服务专业服务 →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谈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发表日期: 2012/5/23 23:26:16 阅读次数: 1152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破除“玻璃门” 壮大实体经济

——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负责人谈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2010年5月印发实施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日益发展壮大。但在某些行业领域之外,仿佛有一扇“玻璃门”,民间资本不得其门而入。如何才能破除这些“玻璃门”?民间投资自身发展面临哪些重大而迫切的任务?记者23日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王晓涛。

问:请问“玻璃门”是怎么回事?

答:“玻璃门”是对民间投资准入难问题的一种形象描述,主要指的是那些阻碍民间投资进入相关行业和领域的“看不见但一进就碰壁”的不合理门槛。

从法律法规角度来界定的话,“玻璃门”是指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对民间投资进入某些行业领域并无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但在实际上对民间投资准入存在无形限制并导致其难以进入的现象。

究其原因,核心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时,存在“重大轻小”、“重公轻私”倾向,对民间投资存在不解、疑虑甚至抵触情绪。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必须要彻底打破“玻璃门”。

问:“玻璃门”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玻璃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

一是政策文件明确规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行业领域,但缺乏配套实施细则,没有进一步提出准入的条件、途径和方式,以及如何保障进入后的公平竞争环境,民间资本无所适从、难以进入。此类文件被戏称为“书柜文件”,只能看、不管用。

二是脱离行业实际,设置缺乏必要性的过高门槛,对实力相对较弱的民间投资形成无形的进入障碍。虽然对某些特定行业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对于保障公共利益、防范行业风向是必要的,比如核电站建设必须保证很高准入门槛、不能说降就降。但设置准入门槛时,应尽量符合行业实际,做到科学合理,能降则降。

比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不低于村镇银行股本的20%。规定的初衷是为防范村镇银行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但由于村镇银行规模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而有积极性的民营企业由于寻找不到愿意合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无法设立村镇银行。

三是法规政策层面没有限制民间资本的规定,但由于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民间投资根本无法进入,或者担心“不赚反赔”而不敢进、不愿进。

例如,铁路行业还未完全实现政企分开,政府既是行业管理者,负责制定和执行铁路规划,又是经营主体和利益分享者,在铁路运行图、径路安排、行车调度、收入清算甚至铁路项目建设实施的关键环节都居于控制或主导地位。

四是法规政策规定上是一视同仁,标准也是科学合理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附加条款或设置障碍。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导致其难以进入相关行业领域。

此外,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也会导致民间投资进入后又退出,这种情形形式上与“玻璃门”现象相关联。

问:如何才能破除各类“玻璃门”?

答:当前,努力破除各类“玻璃门”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方针,全面落实“36条”加快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

第一、有关部门在制定出台实施细则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在相关法规政策中做一般号召性表述,而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破除各种隐性障碍的具体配套措施,明确民间资本进入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第二、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市场准入标准要公开透明,更要科学合理,不能在形式上或实质上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要充分听取有关商会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并以适当形式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对于合理要求应予采纳吸收,尽可能适当降低门槛,不使民间投资仅因为弱小而失去发展的机会。

第三、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改革,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放开对民间资本投资的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鼓励竞争,为民间资本发展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审批事项,加强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

第四、要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规定,特别是要彻底清除各地区和各部门通过地方性法规规章、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设置的不合理限制门槛,并建立常规的定期清理机制。此外,彻底破除“玻璃门”,还要为民间投资进入相关行业领域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其合法权益依法不受侵害。

问:从民营企业角度看,应该怎样破除“玻璃门”?

答:“玻璃门”现象的存在,也有民营企业“进门”自身的思想观念或能力素质问题。

比如,民间投资准入具体行业领域可以采取包括独资、控股、参股、购买股票或债券等在内的多种方式。国家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和实际也规定了不同的准入方式,但在一些民营企业头脑中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必须是独资或者是具有经营控制权才算是真正准入。

在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对资金、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客观上存在非常高的要求,而不少想进入的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着人才、技术短缺,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因此,解决“玻璃门”问题,对政府来讲,就是要通过政策的放开和支持“开门”。实现“进门”,最根本还在民营企业自身要积极主动提高“进门”能力,为进入重点行业领域积累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只有各方面一起努力,才能共同破除“玻璃门”。

 

 

相关链接:

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

卫生部关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经营性质的通知

 

 

消息来源:发改委

消息来源:新华社


上一篇:国资委就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答问
下一篇:两院《关于办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新闻发布稿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