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密  码    验证码      
设为首页
 最新公告
 
  >> 分 类 导 航
【法律服务】
┝ 专业服务
【综合性典型案例】
┝ 综合性典型案例
【专题论坛】
┝ 专题论坛
【综合性法律法规】
┝ 法律法规
【地方法律法规】
┝ 地方法律法规
【国家大政方针】
┝ 大政方针
  >> 超 级 搜 索
栏  目  
类  别  
关键词  
 站内搜索  
  
  >> 热 点 点 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10月29日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答记者问:加快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公安部负责同志就《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长期病休人员套改工资和确定退休(退职)费计发比例“工作年限”如何计算问题的通知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全文)
 河北省历年交通事故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附:各地标准)
 王律师提供法律调查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的通知
 河北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办法
  >> 版 权 及 免 责 声 明

  本站资料文章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地方,请尽快与本站联系!

 综合性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 关于发布《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查看方式: 查看:[ 大字 中字 小字 ] [双击滚屏]
关于发布《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发表日期: 2012/4/2 10:39:22 阅读次数: 1210 查看权限: 普通信息

关于发布《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2012)和《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第1号修改单。

特此公告。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2013-01-01实施

2012-03-15发布

GB 148802012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 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14880-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增加了卫生部1997年~20121号公告及GB 2760-1996附录B中营养强化剂的相关规定;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和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食品类别(名称),调整、合并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删除了部分不适宜强化的食品类别;

——列出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

——增加了可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和部分营养成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增加了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删除了原标准中附录A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实施细则

——保健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和食用盐中碘的使用,按相关国家标准或法规管理。 GB 14880-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以及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国家法律、法规和(或)标准另有规定的除外。

2 术语和定义

2.1 营养强化剂

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2.2 营养素

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3 其他营养成分

除营养素以外的具有营养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食物成分。

2.4 特殊膳食用食品

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

3 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

3.1 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

3.2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相当规模的人群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3.3某些人群由于饮食习惯和(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某些营养素摄入量水平低或缺乏,通过强化可以改善其摄入水平低或缺乏导致的健康影响。

3.4 补充和调整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

4 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

4.1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导致人群食用后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摄入过量或不均衡,不应导致任何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代谢异常。

4.2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应鼓励和引导与国家营养政策相悖的食品消费模式。

4.3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应能在特定的储存、运输和食用条件下保持质量的稳定。

4.4添加到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不应导致食品一般特性如色泽、滋味、气味、烹调特性等发生明显不良改变。

4.5不应通过使用营养强化剂夸大食品中某一营养成分的含量或作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5 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5.1 应选择目标人群普遍消费且容易获得的食品进行强化。

5.2 作为强化载体的食品消费量应相对比较稳定。GB 14880-2012

2

5.3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减少食用的食品不宜作为强化的载体。

6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

6.1 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允许使用的化合物来源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6.2 特殊膳食用食品中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按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和(或)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7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用于界定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只适用于本标准,见附录D。如允许某一营养强化剂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时,则允许其应用于该类别下的所有类别食品,另有规定的除外。

8 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

按照本标准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应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GB 14880-2012

3

附录A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见表A.1


A.1营养强化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a及使用量营养强化剂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名称)

使用量

维生素类

维生素A

01.01.03

调制乳

600 μg/kg ~ 1000 μg/kg

01.03.02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3000 μg/kg ~ 9000 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1200 μg/kg ~7000 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2000 μg/kg ~ 10000 μg/kg

02.01.01.01

植物油

4000 μg/kg ~ 8000 μg/kg

02.02.01.02

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

4000 μg/kg ~ 8000 μg/kg

03.01

冰淇淋类、雪糕类

600 μg/kg ~ 1200 μg/kg

04.04.01.07

豆粉、豆浆粉

3000 μg/kg ~ 7000 μg/kg

04.04.01.08

豆浆

600 μg/kg ~ 1400 μg/kg

06.02.01

大米

600 μg/kg ~ 1200 μg/kg

06.03.01

小麦粉

600 μg/kg ~ 1200 μg/kg

06.06

即食谷物,包括辗轧燕麦(片)

2000 μg/kg ~ 6000 μg/kg

07.02.02

西式糕点

2330 μg/kg ~ 4000 μg/kg

07.03

饼干

2330 μg/kg ~ 4000 μg/kg

14.03.01

含乳饮料

300 μg/kg ~ 1000 μg/kg

14.06

固体饮料类

4000 μg/kg ~ 17000 μg/kg

16.01

果冻

600 μg/kg ~ 1000 μg/kg

16.06

膨化食品

600 μg/kg ~ 1500 μg/kg

β-胡萝卜素

14.06

固体饮料类

3 mg /kg ~ 6 mg /kg

维生素D

01.01.03

调制乳

10 μg/kg ~ 40 μg/kg

01.03.02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63 μg/kg ~ 125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20 μg/kg ~ 112 μg/kg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23 μg/kg ~ 112 μg/kg

02.02.01.02

人造黄油及其类似制品

125 μg/kg ~ 156 μg/kg

03.01

冰淇淋类、雪糕类

10 μg/kg ~ 20 μg/kg

04.04.01.07

豆粉、豆浆粉

15 μg/kg ~ 60 μg/kg

04.04.01.08

豆浆

3 μg/kg ~ 15 μg/kg

06.05.02.03

藕粉

50 μg/kg ~ 100 μg/kg

06.06

即食谷物,包括辗轧燕麦(片)

12.5 μg/kg ~ 37.5 μg/kg

07.03

饼干

16.7 μg/kg ~ 33.3 μg/kg

07.05

其他焙烤食品

10 μg/kg ~ 70 μg/kg

 

 

消息来源:卫生部


上一篇:关于印发企业年金计划管理合同指引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
 【公共评论】[目前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
第0页,共0页,共0条评论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管理 
 
Copyright© 2008-2010 王树恒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网-王树恒律师All rights reserved
律所: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
地址:石家庄市工农路386号
电话:0311-87628267 手机:13503213009或15631069599 联系人:王树恒律师
E-mail:wang_bigman@126.com
冀ICP备09008432号
委托维护:律师建站